我们在实际写作中常遇到一些同音字,意义相近,比较难区别。现选择几组容易混用、错用的字,略作辨析,望大家在写作中注意甄别。
, T w, G+ U' W5 J5 C9 w
6 u7 E$ [% k0 A5 W5 d' I 作——做
# u8 ^" e l0 d7 `6 H% ?
1 U7 q; `) @7 S# s- ]6 @( Q' I- D 作:作为多音节名词的构成成分,特别是四宇成语:作风、作品、作物、作业、作用、创作、动作、合作、佳作、杰作、劳作、习作、细作、写作、原作、造作、著作、代表作、处女作;自作自受、作威作福、兴风作浪、一鼓作气、胡作非为、作茧自缚等。用为动词,比较文一些的、书面色彩重一些的,如作罢、作弊、作恶、作废、作怪、作美、作陪、作伪、作战、操作、发作、耕作、轮作、协作、制作、振作等。用作动词,在比较抽象的意义上用,如作诗、作画,作曲等具有创作义。起草文稿时常用到“作动员、作指示、作讲话、作报告、作调查”等,这些都应用“作”。& c+ [4 l! C, y y8 H/ F8 P
) S- U5 `! b) P% R* x$ C) l1 t
做:在比较通俗的场合用,如做工、做客、做梦、做事、做生曰、定做、叫做、做售货员、做介绍人、做原料等。作为动词, “做家具、做衣服”等具有制造义。“做作文”不写为“作作文”,一方面有避免字形重复的意思,但主要的还是与上述用法一致。( p% W: [" j! ^
3 _$ Q1 G: P8 f+ C. n& y5 v* F 订——定
7 I; H, [5 I. \6 N' R- c- }
; ^0 A6 h$ U% P* M9 G- Z) V 在“决定、确定”意义上相同又略有差别:“订”着重指评议、商议,由不完善逐步完善;“定”着重指决定下来,不再轻易改变。例如:“制定”与“制订”:“制定”的对象常为重大的纲领、方针、政策、法令、路线、章程,也可以是学习计划、比赛规则等,它侧重在确定,不轻易变动。如,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坚持经常的学习制度。“制订”:拟制,拟订,侧重于事先商讨订立,尚未形成定案,如,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 Y. y& O) y3 d2 j. o# M( i0 G' O" B3 X
“审订”与“审定”。“审订”侧重于修改订正,不包括最后确定;“审定”即认真审查并做出决定或定论,侧重于决定或最后的确定。如“我们的方案已呈报上级,等审订后实施”,句中是请上级审查决定的意思,应用“审定”。
% L( m5 f3 `# H. S
* x/ I1 r5 }8 J" F “拟订”与“拟定”。“拟订”侧重指革拟过程;“拟定”侧重这个过程已经结束,即草拟好。如,“我们的工作制度正在加紧拟定”,句中“拟定”应改为“拟订”。
) l4 f- r( G3 ?* w. {) o& [% f
( r$ E) [+ H( d: q “订、定”在“约定”的意义上是相通的,形成了一批异形词。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2001年12月19日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以“订单、订户、订婚、订货、订阅”为推荐词形,而“定单、定户、定婚、定货、定阅”将被淘汰。
Y' F4 A6 D3 ~! Q7 h
( N+ Q0 s8 h, b 象——像- F' e' s: N8 R
# g/ V: M, X" w6 V 象:1、一种大型动物:大象;2、形状,样子:象征,形象;3、仿效,摹拟:象形字。像:1、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像章,图像;2、相似,类似:像样,好像;3、似乎,仿佛:天像要下雪了;4、比如、比方:唐代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 f# k+ Y5 N! s8 A& ~# O' v1 s
+ ~" c6 A& X) S 关于“象”与“像”在名词上的用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于2001年10月18日召开了“象”与”像”用法研讨会,对二字的用法做出明确的界定。3 q. d. ~" m: ~# x
3 o, }8 N) W- `( _" x7 p: K 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语词搭配实例:现象、形象、印象、意象、迹象、假象、表象、物象、景象、气象、天象、星象、浑象、蚀象、体象、危象、想象(像)、构象、磁象、磁象仪、异极象、全面象、分裂象、观象台、晶格象、类质同象、同质二象、同质三象、同质多象、丈象结构等。5 t; v9 t: h+ Q6 @; Q4 ^& _5 s4 l
, f- r, x9 m, e# L% x; V9 a 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也包括光线经反射、折射而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语词搭配实例:人像、画像、肖像、遗像、图像、实像、虚像、正像、反像、逆像、倒像、阳像、阴像、伪像、映像、镜像、影像、潜像、叠像、原像、前像、后像、余像、双像、网像、成像、音像、声像、摄像、录像、放像、显像、视像、像章、像片、像差,等。
: B5 @/ r* n2 n5 }2 c& ]9 \5 k+ x" Q1 A9 o" O* Y. t& J
分——份( ?, E, [- o. x: b1 t, P
' ?; ]# x+ x; T, h6 X
当“分”读Fèn时,与“份”音同而意义不同,在“分量、成分、水分、糖分、分内、名分、辈分、过分、福分、本分、缘分、无分、处分、充分、情分、职分、盐分、非分之想、安分守已、恰如其分、知识分子”等词语中,要用“分”,不能用“份”:在“双份、全份、分成两份、份颇、份礼、份饭、一份报、随份子、省份、年份、月份牌”等词语中,要用“份”,不能用“分”。9 v j2 _& K F7 g8 x
& C) B, K: t8 z' M" ]
绝——决
# r$ W+ d) o5 X/ _' I$ R7 [& [* n7 A! \1 r% U(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