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敢于展现自我。
8 A* b7 m( _6 {/ Q" n% m7 H& N5 s% w
% j" ~, X5 N: e. ?# A! Y7 P 秘书在领导身边一定要谨慎,但这不是说要唯唯诺诺,畏畏缩缩。相反,要放开手脚,在领导面前展现自我。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记得有一个中国人和日本人一同去面试的故事:有一天,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一同到一家企业面试。不论文凭、才干还是经验那个中国人都略胜一筹。在面试时两个人都充满自信。当考官看完他们的资料时,就问:“你们能胜任这个工作么?”日本人说:“我当然能胜任,而且我会做的更好。”中国人却说:“我会试试的。”结果可想而知日本人被录取了。中国的应聘者就失败在谦虚上了。虽然谦虚是中国的良好美德,但是过分的谦虚会让人认为你是没有自信的人。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招聘现场或面试时,一定要充分展现自己自信的一面,让招聘者认为你是一个很有才能、很有信心的一个人,并对你产生信任感。相同的道理,对于精明的秘书来说,说话应当简练明白、富裕感染力,而且要忠于事实,并且不露痕迹表现出你的影响力,用征询的口吻来启发上司,同时理所当然地将最后的决定权交给领导。这样就能表现了自我,又满足了领导的自尊心。, G, T2 }. B) A1 K6 r9 `9 ^
1 _1 c6 ^& s! u, i1 Z& P
2. 和气笑颜开,融合要友善。( U$ J& Y, D$ E3 i2 A9 m% o
7 {2 C o( o* i5 _& o3 l3 x6 P9 l1 k! e% @
秘书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怎样才能给人留下美好任象,秘诀之一就是态度要和蔼,笑容满面。这种发自内心,真诚的微笑,不仅事半功倍,而且会赢得更多的朋友,还可招财进宝。美国许多企业或公司的经理宁愿启用一位中学未毕业却有着迷人笑容的女职员,也不愿聘请一个“尊严”的哲学博士。虽然严肃会让人认为你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但同时会让人感到你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这样你就无法融合到工作的集体中去。无法进入集体就无法顺利进行工作,所以让我们用亲切的笑颜面对工作和生活吧。/ U; i6 r* ~' P+ ^, D9 L& f$ I/ C
6 [, L5 V9 x+ c
3. 尊重他人。 U1 |+ B& Y# g& D# b
# n2 U6 `- h$ z S
秘书人员对周围的任何交往都重要。要明白,“想获得他人的尊重,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与被尊重是相互的,他能激发彼此的工作积极性。尊重表现为平等待人、讲求礼貌、态度和蔼。同时,重视别人的意见,不敷衍,在意见不统一时,不要狡辩,不强词夺理。尊重还表现在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与人,不强人所难,要强调相互理解。& E# V- g) @# O0 |
r5 |7 c6 `4 Y/ A" \- Z6 `0 h' g
4. 随时能够叫出别人的名字。
- [- [! |5 Q: E0 v, _( K9 n
2 z! k7 \# u* ^8 E1 L9 ?9 i 如果一个人的名字留在了别人的心中他自然会感到格外的高兴,自己的名字是我们所感到的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拿破仑以前曾十有八九遗忘别人的名字,这使他的属下和朋友十分反感。后来他把每一个相识的人的名字写在纸上,全神贯注地闭门默记。如此一来,尽管因公事繁忙的皇室公务缠身,他都能随口说出别人的姓名,得到众人的敬佩和爱戴。每个人都看重自己的名字,记住交往中对方的名字,对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 Y6 l. d [, C' W, t8 t. W$ k
4 I# s4 F1 t7 Z' S5. 谈话要巧妙适度。0 k$ }! \, E9 a! Q1 W# @
: w- `' w: a! z3 w
秘书谈话要巧妙,“巧”就巧在讲话要适度,引起别人的注意并达到最好的人际交往的效果。到过北京机场的人,大概不会忘记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这一广告就特别有吸引力,其奥妙就在于把“车到山前必有路”这句中国俗语,同日本丰田汽车连在一起,独辟蹊径。语言交际犹如广告,意在宣传自己来引起对方的兴趣,从而提高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达到最好的谈话效果。
* P5 N K- T- F5 f9 w
8 y! [% {* L* v; y1 M3 o% e0 L6. 知人知言。1 T4 k9 ]) o/ Q; {% W# D Y5 {
5 A( a5 b `5 z, \! ]+ S! g/ u
在交往中,交往者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此时秘书就要以不同的角色融入交往的过程中。例如,秘书作为社会公民的角色时与社会的交往;作为家庭成员时与家庭的交往;作为居住社区的角色时与邻里的交往;作为职业群体与同事交往或对外出工作的交往。为了达到最佳的交往目的,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知人,即了解他人行为的目的和方式、了解其性格、心理;还要学会知言,即善于衡量对方说话的可信度,以决定与其交往的方式和程度。
7 E; z! b1 [/ r1 E) w' u" C) R& F- S/ ~ y
7. 顾及互益性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Q9 f& ?$ {' w* L, M) \1 Y+ v' ?, m8 _; ?- A3 b/ F3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