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价值取向、权力地位、职场陋习、修养性格等多种因素影响,某些领导干部在面对下属或群众时,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强势心态,其表现,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自恋情结浓郁,自大状态毕露;有的居高临下,自以为高人一等;有的唯我独尊,老虎屁股摸不得;有的颐指气使,不可一世;有的故作威严,拒人于千里之外等。这种所谓强势心态,往往掺杂着诸多不健康元素,远远超出了领导者职业需要具备的正常心理状态范畴。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q0 n3 l8 G+ e9 C1 i
( O; Z0 }' e0 x2 J' ^一是损害党的形象。俗话说,睹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干部个体是公众了解党的形象的窗口,其个体形象好坏,对党的整体形象有着极大关系。群众极易将对某个干部的不良印象,延伸到对干部队伍整体形象的评价,乃至对党的形象产生不良观感。
4 ]4 M% b1 }" M. h- h# q$ N7 \
7 a& R) Y2 `$ e2 M8 z. u5 c8 p二是影响干群关系。一个处处以强者自居、盛气凌人、视群众如草芥的领导者,必然宗旨意识淡薄,漠视群众疾苦,对老百姓缺乏感情,很难视群众为亲人。与此同时,老百姓也必然无法和其亲近,对这类官老爷敬而远之,甚至厌而远之。长此以往,干群间就会离心离德,产生裂痕和鸿沟,从而严重削弱我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
4 Y3 O5 g0 |3 ?3 Z! x% j" v) v0 N4 ]. j, |+ K E
三是污染职场环境。领导者如对能彰显领导权威的所谓强势情有独钟,刻意强化“气场”和心理优势,一味摆谱子、端架子,势必步入歧途,迷失自我。领导者过分热衷心理强势,会激发虚荣心和权力欲,导致自我膨胀,滋生官僚恶习,不仅损害自身形象,还会严重败坏干部队伍风气。1 }( F, C; _7 f" J, W0 g
0 U- z* F3 Q6 ~6 q- l
四是阻碍道德完善。道德高尚、能力超群、业绩辉煌、群众拥戴,才是领导者具有强势的真正原因。依仗权力的附加、地位的帮衬和背景的显赫来换取公众的仰视,必定无法长久。领导者如此沉溺在虚妄的心理强势中不能自拔,则会无法得知强势真谛,偏离正确的价值观轨道,心灵就会扭曲,道德水准就会滑坡。
% A A8 S) i# K) K4 j+ j1 n! ^* H2 U; Z4 C
五是影响社会和谐。目前,我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各类矛盾层出不穷,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受党风不正、民风不淳及分配不公等因素影响,民众对某些干部不良风气深恶痛绝,部分群众仇官心理比较严重。某些持畸形强势心理的领导者的不当言行,极易引起群众反感,激化矛盾,诱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威胁。
& {% N e+ z$ F( n1 Q! L8 }: z3 S: r! }" |+ V- |2 K- {
综上所述,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者,应属守公仆本分,牢记党的宗旨,淡看“官帽子”,丢掉臭架子,切不可染上官老爷恶习,坚决和那些不健康的强势心态说不。要到基层去接地气,到百姓中觅知音,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尊重和拥戴。在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9 v' j' `' h2 g2 i; N: d
1 q5 \9 |! z% p6 g1 R2 v* R: }4 o( R" U7 @" B5 q8 v
管理人性化。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成功的管理者往往以人为本,尊重被管理者的尊严。某些领导者往往以强者自居,居高临下,漠视民主,因而很难赢得部属尊重。领导者要想避免上述毛病,首先,要做到刚柔相济。领导者在坚决维护原则、制度严肃性的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处理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不能一味地以势压人。其次,要维护部属自尊。领导者要牢记“士可杀不可辱”的古训,切不可认为自已是领导,就恣意挥洒权威,视部属为草芥,不分场合,不管分寸,不顾感受,随意伤害部属自尊,贬损他人人格。再次,要体恤部属。领导者应视部属为亲人,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利用自身人脉关系和影响力为部属谋取正当权益。在政治、工作和生活上关心他们,竭力为其排忧解难。平时,要加强和部属的沟通,努力在情感交融、心灵默契中结生死之交,凝同志之情。(《领导科学》,2011年第9期,张佩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