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云南省委常委、秘书长杨应楠! D" T6 A- Q4 o0 _ z: }: G
- F: P( P. Z+ Q( r* K) N4 Q1 U$ W
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一步步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杨应楠的经历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在30多年的工作历程中,他曾经在多个岗位担任领导职务,而每一次工作内容和职务的变化,带来的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人生正当年富力强的时候,杨应楠从昭通市委书记调任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不久升任省委常委、秘书长。从办公室的服务对象到一名服务者,他又经历了一次大的角色转换。两年多来,杨应楠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在继续保持基层养成的雷厉风行工作作风的同时,努力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认真把握办公厅工作的特点,不断探索“三服务”工作的规律,推动办公厅各项工作稳步向前发展。5 i# ~/ o" \: X5 I( g1 X! v
近日,本刊记者赶赴云南,对杨应楠秘书长进行了专访。
! j; q+ K" F! i4 |) m8 N
; k" x) k- S- D ^9 p' z紧紧围绕全省大局做好办公厅的工作
0 D& _$ V4 S. h& X Y1 b! `' |4 T( \8 k7 K( L: K! \/ O9 `
记 者:云南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请问你们是如何围绕省情做好办公厅工作的?8 Q8 K+ @+ y, X0 _& b9 d
杨应楠: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大西南的一块宝地。多民族、边疆和山区概括了云南的基本情况。除汉族外,全省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为云南所独有。云南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区、半山区占到94%。根据云南的省情特点和资源优势,省第七次党代会围绕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三大战略目标,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滇、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四大目标,培育和壮大烟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电力和矿产五大支柱产业。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近几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经济在2002年遏制住增长速度持续7年下滑,2003年在巩固恢复性增长成果的基础上,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959.48亿元,增长速度达11.5%以上,进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我省仍存在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体制机制性障碍突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还需加大,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日益凸现,毒品、艾滋病在一些地区仍呈蔓延趋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等突出问题。3 z q/ P$ E5 G9 t5 G2 {+ o1 c
如何围绕云南省情和全省大局做好“三服务”工作、以新思路推动工作的新突破,是我们近年来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必须抓住以下几个重点。0 I; y6 s1 s3 e3 a8 d
一是围绕中心,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党委办公厅最根本的任务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重要的职能是当好参谋助手,为党委决策及决策落实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今年我们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抓落实长效机制的具体意见。年内还要提出减少省委文件、会议的具体意见,为领导同志从“文山”、“会海”和一般性事务中摆脱出来创造条件。
# e# b# e( D4 q1 A0 D 二是勇于创新,推动工作取得新突破。要在观念和思路上跳出机关工作的自我循环,转变抓工作的观念和做法,变工作中的被动适应为主动创新。今年则要在提高为省委、机关、基层服务的水平上下功夫,重点做好抓落实、改进作风、推进改革、推进和谐机关建设等工作。
, O7 l" q9 {+ i2 S 三是健全制度,提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建立严密、科学、规范、合理、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2003年来,我们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方面加大了力度。办公厅把2003年作为“建立制度年”,结合各局处室工作实际,先后修订、完善了涉及厅内各项工作的60余项制度。在此基础上,把2004年确定为“制度落实年”,通过强化制度意识,严格工作标准,规范办事程序,加快工作节奏,减少不必要的矛盾,推进了各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运行。
& d* g& }$ K7 n 四是以人为本,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推动党委办公厅工作不断发展的多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首要的。要提高办公厅工作的水平,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近两年来,我们以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开展了多层次的培训,同时稳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力度,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制定并开始实施了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办法,探索建立客观、公正的奖惩激励机制。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 O$ x+ C. \- L; Q; S0 D) Y! I$ q 五是改进作风,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近两年来,结合省委部署开展的“团结干事”教育活动、“云岭先锋”工程活动等,我们加大了干部教育工作的力度。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机关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标准大讨论,要求干部职工克服安于现状、碌碌无为、甘于平庸的消极情绪,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克服无所用心、被动应付、马虎了事的懒散作风,自我加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不良习气,树立党委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 I! C) {6 N+ {& I
- f9 r P6 d F, M9 S$ B要善于从被动中去求得主动4 w/ w8 N2 U9 |. U- p7 I/ _* o
6 i6 f7 o: L$ n3 J% @( ?% w. U+ m 记者:根据您自身的体会,当好秘书长、做好办公厅工作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2 Q' k# }7 c r- I# r# k 杨应楠:任秘书长两年多来,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秘书长是机关运转的“轴心”,是上下左右各项协调、政务事务各种工作的交汇点。秘书长的所言所行、所作所为,关系到省委的形象,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因为秘书长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自己在思想上总是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迫感,总是在不断地琢磨做好办公厅工作的一些规律性问题。通过两年多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我感到做好办公厅工作,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处理好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从被动中求得主动。" M% f8 `" A' F) l
现在当省委秘书长,与过去当州市的主要领导相比,最大的相同之处就是一个字:“忙”;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后者是“主动的忙”,前者是“被动的忙”。根据两年多来的切身体会,我认为做好办公厅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而在被动中寻求主动,把“被动的忙”变为“主动的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如果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你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秘书长。当然,办公厅求“主动”,是要在被动之中求得最大限度的主动,是要在为党委提供最佳服务的目标基础上的主动,如果这个“主动”脱离了党委的工作,那就是南辕北辙了。我们的创造性不能脱离现实条件,但我们可以在工作被动性这一客观存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突出前瞻性和预见性,把参谋助手的作用发挥到最好。这一点做到了,我们的工作就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0 J9 J. Z! M. y' o' f
实现这个转变,要注意这么几条:
5 |, F: O( I. s$ N1 t2 F' p 一是重视细节但绝不忽视全局。办公厅工作的大厦是由一块一块细节的“砖石”构筑起来的。每一个细节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整座大厦的稳定。对于其他“一把手”来说,在工作上“抓大放小”是可能的,但作为秘书长这样的“一把手”不可能完全超脱于细节之外,只能是“抓大”而“不放小”。对于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的关键细节,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但处在秘书长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又不能过多囿于具体而忽略全局,不能陷于过多的细节之中不能自拔。当秘书长既要细致,又不能琐碎。这是必须把握好的一个辩证关系。* Y/ r) l- p' L
不囿于具体,换句话说就是要谋全局、谋大事。与其他部门相比,办公厅的各项工作,无论是办文、办会还是办事,往往与全局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要做好秘书长工作,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必须认真研究大局,准确把握大局,切实服务大局。要科学把握工作趋势,增强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对各项工作的统筹驾驭能力,及时了解领导意图,准确把握党委领导集体对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的战略思考和超前思维,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要抓住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超前谋划,积极提出意见建议;要善于抓住党委领导思维的兴奋点、关注点、工作着力点,深入调研,探索解决方法;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督促检查。
& h- K( U3 i0 N; A& o6 S" J 二是重视现实但绝不忽视长远。就是说既要抓好手头的事情,也要具有超前意识和工作的前瞻性。没有前瞻性就没有主动性。总是“临时抱佛脚”,总是放“马后炮”,就无法体现办公厅工作的价值。办公厅为党委领导服务,工作中会有很多的紧急事项。遇有此类情况,必须立即紧张起来,迅速行动起来,在要求的时限之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我们还要十分清楚,要真正地完成好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没有一定的前瞻性,没有一些平时的积累和铺垫是不太可能的。# ?' s0 D! P( |5 q f# F* T
三是重视应变但绝不忽视制度。前面我曾经提到过制度建设的问题。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好的制度对于增强工作主动性的重要性。做好办公厅的工作,灵活性和随机应变非常重要。但要在被动中求得主动,完善的制度必不可少。每项工作定规范,每个环节定责任,杜绝工作链条上的“真空地带”,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常规性的细小工作上出现纰漏,秘书长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一些着眼长远的大问题。如果今天这项工作“起火”,明天那个环节“冒烟”,每天都处于疲于应付、焦头烂额的状态,根本谈不到什么主动。从我们办公厅工作的实践来看,通过2003年“建立制度年”和2004年“制度落实年”的实践,也的确起到了减少差错、增强工作主动性的作用。& y* N- @! e' y: t' @+ M8 i
1 Z4 N0 K3 u# R8 ?4 y办公厅工作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能力和素质8 |( u3 ]0 G8 R( \6 K
6 z% t- @3 M0 b# u! H, b& ^ 记 者:您认为党委办公厅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
- }% a' ^) Q( h 杨应楠:通过两年多的工作接触,我感到办公厅绝大部分干部的素质是高的,是勤奋敬业、认真负责的,但也有少数同志对办公厅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得不够准,对办公厅工作规律的了解不够深入,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做好“三服务”工作的要求还有差距。这些情况既影响我们工作的成效,也会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我认为,党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要干好工作,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 q9 v; N u( f 讲政治。中央对党员干部最根本的要求有两条,一是靠得住,二是有本事。党委办公厅是直接为各级党委服务的部门,我们的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如果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没有政治上的敏锐性和鉴别力,就难于辨别各种是非,就有可能迷失政治方向;或是完全陷于日常事务和应酬之中不能自拔,丧失为党委提出有价值、有创见的参谋建议的能力。因此,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增强判断形势、维护大局的能力,是提高秘书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基础。: g. P+ u! f- l: b+ {0 y
勤学习。一个国家、一个机关、一个人,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最根本的是加强学习。作为党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对待学习的问题,不能仅从个人习惯和爱好上来看待,必须上升到精神境界和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一定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作为加强执政能力,提高领导水平的根本途径,通过学习提高汲取知识、应用理论、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 V* B; ~, N0 I/ @( ~& `& b7 c& s 善思考。毛泽东同志说“思考出智慧”。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推动工作的创新与创造,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善于思考,不勤动脑,是做不好工作,干不成事业的。办公厅的很多工作,看似非常简单,实则学问很深。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没有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就摸不透业务的规律,就弄不熟工作的技巧,就不算是合格的干部。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业绩的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同志说过一句话:认真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句话说得非常深刻。一个人工作认真是长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认真的层次,就难有大的提高。只有善于观察、发现,善于归纳、总结,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6 l$ Y3 Y6 v6 v8 V 干实事。人的天分有高有低,能力有大有小,这些东西是个人决定不了的。但有一点个人是可以决定的,就是敬业的精神和吃苦的韧劲。你可能不比别人聪明,但你可以更勤奋。党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兢兢业业实干事。# u" H3 N6 Z0 }; J. k
正人品。古人把立德、立言、立功称为“三不朽”,立德是第一位的。党委办公厅工作人员身在领导机关,是人们关注的对象,特别是有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往往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诱惑的目标。如果人品不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比其他很多机关的人要大得多。这就要求党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要把加强人品塑造、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作文、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 z& ]3 J [. G/ z$ K 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能团结人、有包容心,是秘书工作者所必备的人品素质。无论何时何地,大家能够在一起共事都是一种缘分。“光杆司令”是干不成任何事业的。搞不团结、闹矛盾,无论是“人打你”还是“你打人”都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能够和你一起工作的人,水平比你低不了多少,与每个人一起工作都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对于需要联系左右、协调八方的秘书人员来说,团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要做到对上级服从不盲从,敬上不唯上;对同级补台不拆台,共事先共心;对下级爱护不庇护,支持不纵容;要容言,听得进不顺耳的话;更要容人,容人之长,也要容人之短。
( w/ | y$ O$ t. k* t5 @# R8 v7 u9 \' f( n" |$ r: {
说“不苦”是假话,但这个苦是值得的- l9 a" [4 d" f& K
# E. U+ x0 K% s 记 者:在办公厅工作,您是否有非常辛苦的感觉?您怎样认识这个问题? \, D8 g5 ?* ?2 |' L. D3 t
杨应楠:在办公厅工作确实非常辛苦。一种是“身苦”,值班多、加班多、熬夜多,不少人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一种是“心苦”,经常要承受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去照顾家人;一种是“清苦”,与很多单位和部门相比,办公厅工作人员的福利相对比较低。" U/ {' W: ~. r: v; Q
党委办公厅的工作,说“不苦”那是假话,但这个“苦”是值得的,是“苦”中有“乐”。一项任务圆满完成了,一篇稿子最后定稿了,一个活动顺利结束了,你会感到非常的轻松,感到工作的乐趣,一种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还有一点就是,并非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来到这个岗位,在这里,你可以参与一级党组织的几乎每一个决策,你能够见证一个地方某个阶段几乎全部的历史。在这里工作是人生中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自己的岗位,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去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以不负组织和群众的重托。秘书工作记者 李向朝 李福祥 |